塔罗牌与象征建筑:作为“造塔人”的叶芝

对于象征主义者威廉·巴特勒·叶芝而言,塔楼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意象。他不仅彻底熟悉它在塔罗牌等玄学传统中的多重含义,不仅选择了《塔楼》作为或许是他后期最重要诗集的标题(同时也是其中最长的一首诗的标题),同时,他生命中写下的最后一首诗即题为《黑塔楼》。并且,叶芝还身体力行地消弭艺术象征与现实生活的界限,费尽周折买下并修葺巴利李塔楼,使之成为一座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学雄心的殿堂,一种矿体的、创作理念的道成肉身,成为他一生志业的纪念碑。

undefined

▲叶芝诗集《塔楼》1928年初版本封面

都柏林国家图书馆地下一层的玻璃柜中,收藏着叶芝曾经使用过的诸多塔罗牌中的一副,泛黄,彩印,图案清晰;同一个柜子里还陈列着叶芝加入金色黎明会时期的仪式笔记,他在凯尔特神秘学会的同事记录的他的三次“幻视旅程”,他与通神学会创立人海伦娜·布莱瓦茨基夫人的通信,以及他的一个黄皮随身抄,上面涂画着星相学与卡巴拉符号、他与夫人乔琪·海德-丽思(乔治)“自动写作”实践的草稿、《一次天启》的早期手稿片段。出色的布展。追溯灵感的猎奇柜。一种无声的文学评论。这些玄学知识无一不被叶芝高度创造性地运用于其后期创作之中,而被这个玻璃柜所浓缩的、专属于作为神秘学家的叶芝的写作工具箱内,那张名为“塔楼”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塔罗牌是格外耀眼的存在。

15世纪起,“塔楼”一直是经典塔罗大阿卡纳体系中的第16张牌,位列第15张大阿卡纳“魔鬼”之后。在以维斯康蒂牌为代表的意大利体系中,这张牌的名字是“魔鬼之屋”(la Casa del Diavolo),在以马赛牌为代表的法国体系中,它的名字却是“上帝之屋”(La Maison Dieu),一种与该牌面的正位与逆位含义相匹配的镜像逻辑。“塔楼”是经典塔罗中最灵活多变、象征内涵最丰富的大阿卡纳牌之一,正位塔楼的意义包括:英雄主义冲动、高远目标、渊博学识、解放与自由、革命与天启、骄傲与成就、声望与权威、稳定性;逆位塔楼的意义则包括:傲慢、危险、剧变、废墟、逃离、对未知的恐惧、囚禁、等待中的厌倦、稳定性的瓦解。在意大利和法国体系的“塔楼”牌上,牌面图像通常是一座高耸的巨塔或城堡,带雉堞的塔顶正被击落(在诞生于20世纪的韦特塔罗中则表现为一顶金王冠),正在纷纷崩落的金币或金树叶形状的瓦砾中,一对男女头朝下从塔楼高处坠下。

undefined

▲16世纪马赛塔罗中的“塔楼”,名为“上帝之屋”

undefined

▲16世纪明恰特塔罗中的“塔楼”,名为“魔鬼之屋”

就图像志元素而言,“塔楼”这张牌与同时期或中世纪更早期表现建造或摧毁巴别塔的手抄本之间的重合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我们很难相信它没有从后者获得灵感。“巴别塔的坠落”也是金色黎明会对这张牌含义的第一重阐释,虽然该组织的成员都被鼓励绘制属于自己的个人化塔罗,今日使用最广泛的莱德-韦特塔罗的设计师A.E.韦特就曾是金色黎明的外围成员。叶芝显然深受这种在古老的图像体系中建立独属于自己的分支的“制造象征”运动的诱惑,但他自己使用最多的塔罗是一套意大利古牌,陈列在国家图书馆玻璃柜中的“塔楼”牌正是出自于此。它表现了一种精要主义的塔楼图像:没有人物,牌面分为中心对称的上下两半;两座塔,两个太阳,两道闪电,旋转180度就可以彼此重合。

undefined

▲“建造巴别塔”,14世纪德国手稿
 

相关产品

评论